见“微”知著,创“芯”未来
探索强芯之路,传承空天报国
1学院介绍
2003年北航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依托“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建立了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在此基础上获批为国家首批筹备建设的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18年6月微电子学院正式实体化运行,目前下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系。学院坚持“产学研用”协同与国际化合作的教学理念,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实训能力。除学院路校区外,学院还在青岛、合肥两地设有北航歌尔微电子研究院和北航合肥微纳中心。学院“空天信自旋电子”实验室2019年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各类微纳加工设备及电学、磁学及光学综合测试平台等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
近年来,学院师生在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IEDM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多项相关成果,其中包括Nature子刊7篇,ESI高引论文7篇,并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
2.师资力量
学院专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1人,国家特聘教授2名,国家特聘青年学者4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2名,北航“卓越百人”5人。学院现有全职教师30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助理教授)15人,以上包含博导12人,外聘兼职博导6人(其中艾尔伯.费尔教授为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法国科学院院士)。
![](/__local/E/26/07/B8EC6A1C753687CAB76B5B30406_9798C6B2_A8CE.jpg)
3.特色学科
北航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学院的特色学科为自旋电子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及生物芯片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的新兴研究方向。围绕后摩尔时代超低功耗计算及微电子国家重大需求,抓住国家集成电路发展纲要及国家存储器战略出台的历史机遇,学院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学科并对国家的关键核心产业发展做出贡献。2014年,学院联合北京市科委联合创建了费尔北京研究院,由诺贝尔奖得主费尔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重点开展自旋电子基础器件及理论、自旋电子存储集成电路及自旋存储与计算架构三个研究方向,支撑超低功耗自旋存储器及高精度自旋传感器等应用。
4.国际合作
学院坚持国际化合作的教学理念,近年来获批超低功耗自旋存储与计算111国际引智基地、科技部自旋电子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法国洛林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签订博士双学位协议,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MIPT)签署合作协议,博士毕业生获得北航-国外高校双博士学位比例超过50%。
5.产教融合
学院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实训能力。学院建立了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及中国电子科技等集团的全面深度合作,如成立了北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联合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获批工信部自旋电子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成立北航-歌尔微电子研究院、北航-华为技术联合研究生联合指导项目,为微电子产业提供高精尖人才。学院与歌尔集团合作研发国内首个8英寸GMR/TMR自旋传感器晶圆及工艺制备中试线,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合作研发国内首个8英寸自旋存储器STT-MRAM晶圆级集成工艺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北京知存科技、合肥致存微电子、合肥晶合、长鑫存储等多家集成电路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或战略合作。
6.2021年研究生招生工作计划
![](/__local/5/E0/8E/2F6B16CD1FC135BF819DB44E248_8F3C7126_138B1.jpg)
![](/__local/1/27/67/5B50084DE7D8F12E43E2B95A81D_CD99FCB6_108D3.jpg)
更多招生信息,请及时关注学院网站发布的通知。
招生咨询联系人:贾老师,wdzyjs@buaa.edu.cn 电话:010-82316908